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11個部門,研究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四個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已于8月25日正式對外發布。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表示,隨著發展方式轉變,需求結構升級,建材行業已進入以綠色低碳為主要特征的新發展階段,水泥等傳統建材產品需求量呈現穩中緩降的態勢,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新興建材產業加快發展,這是行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
當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原材料行業穩增長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常國武、副司長邢濤,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曹傳貞,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出席發布會介紹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四個原材料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常國武介紹稱,今年1—7月,原材料工業整體呈現持續恢復、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新材料占原材料工業比重超15%,綠色建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速形成。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原材料工業穩增長的壓力依然較大。從行業外部看,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國內需求仍然不足,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從行業自身看,傳統產品過剩問題猶存,自主創新能力依然偏弱,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常國武說。
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四個原材料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鞏固去產能成果,保持供需動態平衡;著力擴大有效供給,積極拓展應用市場;著力加快技術改造,推進綠色智能轉型;著力深化開放合作,推進更高水平互利共贏,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邢濤表示,今年以來,石化化工行業實現了產量、增加值、投資三個“增長”。一是產量穩定增長。1—7月,原油加工量累計達4.3億噸,同比增長10.9%;重點監測的乙烯等11種主要大宗石化化工產品中有9種產量同比增長。二是增加值穩定增長。1—7月,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高于工業平均2.5個百分點,占全國工業的比重約15%。三是投資繼續大幅增長。上半年化學品制造領域投資增長13.9%,高于全國工業投資增幅5個百分點。
“但也要看到,行業中長期矛盾和階段性問題疊加,部分運行指標轉弱、增勢放緩,供需兩側穩定恢復仍面臨不少挑戰。”邢濤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編制了《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聚焦石化化工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碳達峰實施方案目標任務,系統謀劃兩年期穩增長舉措,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當前解決需求不振、要素趨緊等問題,從促投資、優供給、穩外貿、保生產、強企業等5方面提出11條具體舉措。
一是促投資。加快重大石化、現代煤化工項目論證實施。推動節能減污降碳改造和老舊裝置綜合技改,開展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化示范。加快建設智能工廠和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解決方案供應商。規范化工園區建設,有序開展園區擴容,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園區。
二是優供給。搭建供需平臺,開展品牌宣傳周等活動,促進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建設中試平臺,強化上下游合作機制,開展“一條龍”應用示范,協同發掘應用場景,打造產業發展生態,促進行業強基補鏈延鏈穩鏈。
三是穩外貿。促進化學品貿易量大的碼頭技改,強化外資重大石化項目保障,促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
四是保生產。細化落實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政策,加強化肥等重點產品原料用煤、用氣供應保障,保障生產平穩運行。
五是強企業。引導龍頭企業作為“鏈主”強化技術創新組織和平臺服務功能,充分匯聚并發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作用,激發各類企業創新活力,深化融通發展,共同強壯穩增長的市場主體。
肖露表示,建材行業上半年發展運行中呈現出許多亮點、增長點。一是行業運行穩步回升。行業增加值扭轉了2022年下降態勢,總體恢復增長趨勢。建材商品進出口額4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3.3%。二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技術玻璃制品制造、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品制造、防水建筑材料制造、輕質建筑材料制造等保持較好增長態勢,利潤同比增長均在兩位數以上。三是綠色建材產業快速發展。隨著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深入開展,綠色建材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今年1—7月,綠色建材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我們也應看到,今年上半年,建材行業總體呈現增速減緩態勢,增加值低于工業、制造業,營業收入、利潤均有所下降,行業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肖露表示,建材行業當前增速減緩既有下游需求不足的原因,也有產業結構調整不夠的原因,目前建材行業增長仍主要依靠水泥等傳統產業,水泥及水泥制品營業收入占建材行業收入的近40%,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占比仍較低。隨著發展方式轉變,需求結構升級,建材行業已進入以綠色低碳為主要特征的新發展階段,水泥等傳統建材產品需求量呈現穩中緩降的態勢,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新興建材產業加快發展,這是行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趨勢。
肖露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從投資、供給、消費、國際合作等4個方面提出了10項具體措施。
一是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支持產融合作,加快推進建材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加快新材料等重點項目建設。
二是提升有效供給,激發行業增長新動能。組織開展建材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著力促進大宗產品升級,聚焦新能源等領域需求,提升新材料供給能力。
三是推廣綠色建材,厚植綠色消費理念。深入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擴大城市綠色建材推廣應用,促進綠色建材與綠色建筑協同發展,完善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制度,培育綠色消費理念,提升綠色消費水平。
四是深化國際合作,實現高水平互利共贏。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吸引具有先進技術的外資企業加大對我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方面投資。發揮水泥、玻璃等行業成套技術、裝備、標準與工程服務優勢,推動國際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合作。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工信微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