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南開大學八里臺校區一處工地發生火災,現場濃煙滾滾,燃燒面積約50平方米。這次引發火災的是保溫材料擠塑板。經調查由于施工人員在焊接屋頂避雷設施過程中引燃可燃物(擠塑板),導致火災發生。所幸并無人員傷亡。
保溫材料引發火災的事情頻頻發生,引起社會各界關注。不得不讓我們擔心和反思。建筑物外墻阻燃的“保溫外衣”,為何卻成了遇火即燃的“隱形燃燒彈”?
作為保溫材料的擠塑板(全稱為絕熱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國家生產設備普遍推行的新型節能材料。擠塑板屬于有機材料所以只有:B1級(難燃)、B2級(可燃)和B3(易燃)三個級別?,F行的國家標準GB8624《建筑材料制品燃燒性能分級》規定:B2級是現在擠塑板的最低阻燃要求。而為了“降低建筑成本”,一些建筑企業偷工減料,大量使用不加阻燃劑的“普板”,導致大樓“保溫外衣”成了易燃物。
普通板和阻燃板有什么區別?
普板和阻燃板的最大區別是有沒有添加阻燃劑,重量稍輕:阻燃板每方32公斤以上,普板只有28-31公斤左右。 “阻燃劑的價格很高,阻燃板的成本因此也大幅度提高?!睕]加阻燃劑的普板阻燃效果不好,甚至可以說阻燃率為零。
阻燃板分B1、B2級,阻燃板對生產技術要求高,阻燃效果好,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減少工程風險和損失。
當然想要避免火災,除了選用防火阻燃材料,還要注意現場施工安全。
希望南開校園火災能引起建筑保溫行業人的重視,望廣大建筑商能夠引以為戒。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基建千萬條,安全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