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星級以上。”在廣東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的《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城鄉建設綠色轉型,推廣綠色建筑設計,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優化建筑用能結構等等。
《方案》指出,在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方面,要將綠色低碳要求貫穿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結合城市更新、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推動城鄉建設綠色轉型。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合理規劃城市建設面積發展目標,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過快增長。統籌推進海綿城市等“韌性城市”建設,大力建設綠色城鎮、綠色社區和美麗鄉村,增強城鄉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立完善以綠色低碳為突出導向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杜絕大拆大建。
推廣綠色建筑設計。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研究制訂不同類型民用建筑的綠色建筑設計標準,鼓勵農民自建住房參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編制實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設計標準,在廣州、深圳等地區開展近零碳建筑試點示范。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星級以上。
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開展裝配式裝修試點。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材產品。鼓勵利用建筑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和再生利用,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降低建筑材料消耗。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星級綠色建筑全面推廣綠色建材,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降低20%以上,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5%。
加強綠色運營管理。強化公共建筑節能,重點抓好辦公樓、學校、醫院、商場、酒店等能耗限額管理,提升物業節能降碳管理水平。編制綠色建筑后評估技術指南,建立綠色建筑用戶評價和反饋機制,對星級綠色建筑實行動態管理。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比2020年提升20%,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分別比2020年降低7%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