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保溫材料的性能指標主要有:熱導率、最高使用溫度、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含水率、線性膨脹系數、PH值等。
熱導率
熱導率即導熱系數。保溫材料傳遞熱量的性質稱為導熱性。它是保溫材料傳遞熱量能力大小的參數,反映了材料的導熱能力,是保溫材料的主要熱物理特性。熱導率與材料的其他一些物理性能(如密度和含水率)密切相關,還與材料的內部結構有關,也與保溫層尺寸有關。
最高使用溫度
最高使用溫度是指保溫材料長期安全可靠地工作所能承受的極限溫度。一般保溫材料的使用溫度是指保溫材料在該溫度下長期使用,其理化性能穩定,符合設計和運行的技術要求。
抗壓強度
抗壓強度是材料受到壓縮力作用而破損時,每單位原始橫截面上承受的最大壓力負荷。材料的抗壓強度與加工工藝、材料孔隙率等有密切關系。《設備及管道保溫技術導則))(GB4272—92)規定硬質制品抗壓強度不應小于0.3MPa.對于軟質、半硬質及松散狀絕熱材料,~般受到壓縮荷載時不會損壞,因此抗壓強度未作規定。抗折強度是材料在受到彎曲負荷作用下破壞時,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偶矩。
含水率
保溫材料吸收水的性質稱為吸水性。材料單位體積吸水的程度用吸水率來表示。保溫材料的吸濕性,對其保溫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吸收的水蒸氣遇冷會凝聚成水或結成冰,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其熱導率,甚至引起材料開裂,破壞保溫結構。
線膨脹系數
保溫材料受熱時的膨脹特性可用線膨脹系數表示。保溫材料的線膨脹系數與材料的熱穩定性有密切的關系。如材料的線膨脹系數較大,則保溫結構受熱后,內部因變形會產生較大的應力,當溫度變化劇烈時,保溫結構便會受到破壞。設計保溫結構時,應根據材料的線膨脹系數的大小預留一定尺寸的膨脹縫。
PH值
熱力設備及管道使用的保溫材料對金屬表面不應有化學腐蝕作用。一般要求保溫材料必須屬于中性或PH值大于7-8,不得含有可溶性氯化物,硫氧化物的含量不允許大于0.06%.材料使用前應處于干燥狀態。
防火性能
可用燃燒性能、煙密度、毒性指標等表示。目前的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屬難燃物。防火等級分五個等級:
A1級:單體無機不燃。不燃,不起明火。
A2級:復合有機不燃,即復合材料,不燃,煙量要合格。
B1級:難燃性建筑材料:難燃類材料有較好的阻燃作用。其在空氣中遇明火或在高溫作用下難起火,不易很快發生蔓延,且當火源移開后燃燒立即停止。
B2級: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類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在空氣中遇明火或在高溫作用下會立即起火燃燒,易導致火災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樓梯等。
B3級:易燃性建筑材料:無任何阻燃效果,極易燃燒,火災危險性很大。
吸聲系數
材料吸收的聲能與入射聲能的比值。這個指標對設備、建筑的噪聲有相當影響。如建筑物的空調系統,通過設備、管道的復合保溫,選用吸聲系數高的材料,由于消聲將大大降低噪聲的危害。